有人说,人这一辈子无限的往前走,与此同时,也无数次的回头瞻望自己走过的路。人的过去更像是一张没有修过的照片,而人的未来更像是一张精修到了极致的美图。对于过去,人们最多的记得的就是美好的事和不美好的事,那些平平无奇的事情更多的被冲淡在了记忆的长河中。
我们的大脑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,回忆过去的同时,更多是回忆自己当初的美好。有的人上了高中开始回忆起初中的美好,于是开始教育自己的弟弟妹妹,要珍惜初中的美好时光;有的人上了大学开始回忆起高中的美好,后悔自己没有在高中的时候再尽一份努力,于此告诫自己大学要吸收前车之鉴;更多的人则是在进入工作的时候,开始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,想着时光的倒流,想着当年学生时代的无忧无虑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总是不自觉的让我们去回忆过去?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,大脑往往处于一种急需自我麻痹的状态,与此同时,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,将原有过去的快乐情绪分泌到其他器官中,能在大脑的催眠下,更容易回忆美好的过去,那些被多巴胺所美化的过去记忆。
既然我们回忆的过去不是原有的过去,那么过去的时光是否就等于失去的人生。总是回忆过去是否还能让现在的我们认清现实,更好地面对生活?这是一个心理学的研究方向,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研究方向,因为人的进步多半是由于自己的过去所导致的。
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,要谨慎对待那些被大脑刻意“ps“了的记忆,需要留意自己回忆过去的方法,过去像是一块甜甜的糖,但是不能一直因为这块糖而放弃了未来更多的糖,在不久的将来,此刻的记忆可能也是往后余生中回忆的一块糖。
展开全文
回忆的同时,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回忆的次数,回忆和缅怀是人之常情,但是长期的回忆过去,只会起到消极的作用来阻止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的生活。在缺乏安全感的时候,人也容易去回忆过去的时光,社会社交可以弥补这种短暂的失落感,在产生失落感的时候,更多的则是缺乏了社会参与感和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感。
人的感性大于人的理性,随着时代的发展,熬夜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现象。根据一项社会调查,人在深夜的时候不是平白无故睡不着觉,更多的则是对现实情况的不满和对过去的向往,两种矛盾体的交错,使得失眠成为了如今的时代潮流。
回忆是我们对情节的再次回顾,这种回顾让自己感受到现实社会给予的伤感和孤独的情绪,但是需要正视自己的回忆,让回忆成为一种理性的促进产品,促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成果,和更美好的生活记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